请输入关键字

云南信息报:中粮将投20亿元进军种猪行业

2012-03-23

中粮集团计划在2012-2015年期间,投资20亿元建设种猪养殖基地及相配套的产业链项目。

记者昨天从中粮集团获悉,该公司计划在2012-2015年期间,投资20亿元建设种猪养殖基地及相配套的产业链项目。3月10日,该集团旗下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与四川广元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拟在该市剑阁县建肉鸡产业链项目、种猪养殖基地及相配套的产业链项目。据悉,中粮集团此前早已在国内布局养猪业,2007年始,该集团在天津、江苏和湖北合计投资超过200亿元建立了三大生猪基地,目前三个基地部分已投产使用,年生猪出栏量约在150万头。

这两年,养猪业成为资本投资的热门项目。除了中粮、武钢,包括IT界的联想、网易,以及投资大鳄复星集团、高盛等均涉足养猪业。

“养猪是传统行业最后的金矿”

壹号土猪创始人总裁、董事长陈生表示:养猪业是中国传统行业中最后一个投资机会。

首先是市场容量大,目前中国的养猪业市场容量有1.5万亿。其次,中国养猪业目前集中度低。在10年内,国内养猪业排名前10名的公司和品牌,市场占有率仅达1%-2%;10年后,若前10名的公司和品牌市场占有率能达到50%,市场格局才会定下来。因此,在此期间,大家都有机会。

“以我们公司为例,去年与前一年比业绩翻倍增长。2007年刚上市时,壹号土猪的销售额仅有3000万元,在2009年整个消费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仍获得120%的增长,销售额达到1.2亿元,利润率达到15%。去年壹号土猪涨价两次,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75%,将超过4个亿。今年我们计划在省内新增100家档口,届时档口总数将近500家。去年,我们出栏量已经达到15万头,今年年出栏量有望超过20万头。现壹号土猪在省内湛江、阳江、茂名等地的偏远地区已经投建20多个大型养殖场,同时还正在向海南、广西等地筹划养猪场,以备将来向外省扩张。”陈生说。

不过,陈生认为,跨行业资本进入养猪业存在一定风险,“养猪是与生命打交道,每时每刻都会有变化,比如气候变化、市场波动、消费变化等对产业影响很大,变数很大,不能具体规范,而需要更灵活的管理。”

“资本进入加速农业现代化”

“十年前,我就呼吁形成各种社会资本广泛进入农业的格局。今天终于看到这个局面了,包括互联网、钢铁、国外基金在内的多种类型资本都愿意投资农业。“千军万马”投资农业,说明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机到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面临的资金紧缺问题将逐步通过社会资本来补充。”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

他认为,当前各路资本开始跃跃欲试进入农业,主要有四个因素:第一,农业转型到了一个关键点,从小规模逐步向规模化转型;第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做得好的农业企业会有利润;第三,13亿人的食品消费市场巨大,农业“天花板”很高;第四,农业资金不足,给资金富集的企业提供了出路。

当然,与工业不同,农业面对的是有生命的对象。对于有生命的产业,它更加复杂。当投资农业的时候,需要对农业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生物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周期性风险、政策性风险等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警惕资本涌入导致供给过剩”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许多多外部资本和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涉足养猪业,2007-2008年是一个高潮期,当时高盛集团、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都已进入,此后国内的复兴集团和网易创始人丁磊等也纷纷养猪。但我认为,任何一个外行者进入养猪业,都要面临一些相似的困难和挑战,除了资金投入,还要有专业人才和场地。后者相比过去,面临的困难更大。”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则认为,武钢养猪不过是其多元化业态中的一种方式,目前国内多家钢企都开始发展非钢产业来保障自身利润率,而这主要是由于当前钢铁市场产能过剩,导致其价格保持较低水平,发展动力不足,这势必刺激各大钢企开始寻找更有利的产业进行发展。资本涌入养猪业,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较为稳定,同时我国规模化养猪的发展加速,大量养猪散户的退出为外来资本投资该产业腾出了空间,当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约有2500余个,约占全国总出栏量的10%,而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十二五”规划来看,预计要使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政策利好对产业长期发展的作用不不容小觑,因此,属于拥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产业。

另一方面,2011年全国自繁自养每头猪年均盈利500元左右,预计今年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也将保持在200—400元/头区间,这表明该行业仍存在较大盈利空间,能够成为各大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多企业涌入这一行业或形成供给过剩的情况,而这将会导致供需不平衡的发生,最终造成企业利益损失。


 

云南信息报:中粮将投20亿元进军种猪行业
2012-03-23

中粮集团计划在2012-2015年期间,投资20亿元建设种猪养殖基地及相配套的产业链项目。

记者昨天从中粮集团获悉,该公司计划在2012-2015年期间,投资20亿元建设种猪养殖基地及相配套的产业链项目。3月10日,该集团旗下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与四川广元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拟在该市剑阁县建肉鸡产业链项目、种猪养殖基地及相配套的产业链项目。据悉,中粮集团此前早已在国内布局养猪业,2007年始,该集团在天津、江苏和湖北合计投资超过200亿元建立了三大生猪基地,目前三个基地部分已投产使用,年生猪出栏量约在150万头。

这两年,养猪业成为资本投资的热门项目。除了中粮、武钢,包括IT界的联想、网易,以及投资大鳄复星集团、高盛等均涉足养猪业。

“养猪是传统行业最后的金矿”

壹号土猪创始人总裁、董事长陈生表示:养猪业是中国传统行业中最后一个投资机会。

首先是市场容量大,目前中国的养猪业市场容量有1.5万亿。其次,中国养猪业目前集中度低。在10年内,国内养猪业排名前10名的公司和品牌,市场占有率仅达1%-2%;10年后,若前10名的公司和品牌市场占有率能达到50%,市场格局才会定下来。因此,在此期间,大家都有机会。

“以我们公司为例,去年与前一年比业绩翻倍增长。2007年刚上市时,壹号土猪的销售额仅有3000万元,在2009年整个消费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仍获得120%的增长,销售额达到1.2亿元,利润率达到15%。去年壹号土猪涨价两次,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75%,将超过4个亿。今年我们计划在省内新增100家档口,届时档口总数将近500家。去年,我们出栏量已经达到15万头,今年年出栏量有望超过20万头。现壹号土猪在省内湛江、阳江、茂名等地的偏远地区已经投建20多个大型养殖场,同时还正在向海南、广西等地筹划养猪场,以备将来向外省扩张。”陈生说。

不过,陈生认为,跨行业资本进入养猪业存在一定风险,“养猪是与生命打交道,每时每刻都会有变化,比如气候变化、市场波动、消费变化等对产业影响很大,变数很大,不能具体规范,而需要更灵活的管理。”

“资本进入加速农业现代化”

“十年前,我就呼吁形成各种社会资本广泛进入农业的格局。今天终于看到这个局面了,包括互联网、钢铁、国外基金在内的多种类型资本都愿意投资农业。“千军万马”投资农业,说明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机到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面临的资金紧缺问题将逐步通过社会资本来补充。”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

他认为,当前各路资本开始跃跃欲试进入农业,主要有四个因素:第一,农业转型到了一个关键点,从小规模逐步向规模化转型;第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做得好的农业企业会有利润;第三,13亿人的食品消费市场巨大,农业“天花板”很高;第四,农业资金不足,给资金富集的企业提供了出路。

当然,与工业不同,农业面对的是有生命的对象。对于有生命的产业,它更加复杂。当投资农业的时候,需要对农业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生物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周期性风险、政策性风险等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警惕资本涌入导致供给过剩”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许多多外部资本和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涉足养猪业,2007-2008年是一个高潮期,当时高盛集团、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都已进入,此后国内的复兴集团和网易创始人丁磊等也纷纷养猪。但我认为,任何一个外行者进入养猪业,都要面临一些相似的困难和挑战,除了资金投入,还要有专业人才和场地。后者相比过去,面临的困难更大。”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则认为,武钢养猪不过是其多元化业态中的一种方式,目前国内多家钢企都开始发展非钢产业来保障自身利润率,而这主要是由于当前钢铁市场产能过剩,导致其价格保持较低水平,发展动力不足,这势必刺激各大钢企开始寻找更有利的产业进行发展。资本涌入养猪业,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较为稳定,同时我国规模化养猪的发展加速,大量养猪散户的退出为外来资本投资该产业腾出了空间,当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约有2500余个,约占全国总出栏量的10%,而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十二五”规划来看,预计要使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政策利好对产业长期发展的作用不不容小觑,因此,属于拥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产业。

另一方面,2011年全国自繁自养每头猪年均盈利500元左右,预计今年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也将保持在200—400元/头区间,这表明该行业仍存在较大盈利空间,能够成为各大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多企业涌入这一行业或形成供给过剩的情况,而这将会导致供需不平衡的发生,最终造成企业利益损失。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关注微信公众号。